时间: 2024-04-13 07:13:02 | 作者: 尾气分析仪
城区笼罩在“灰雾”中。入冬来,兰州大气污染备受各界关注,全力治污,开始对PM2.5展开人工监测试
城区笼罩在“灰雾”中。入冬来,兰州大气污染备受各界关注,全力治污,开始对PM2.5展开人工监测试点。记者 裴强 摄
中广网兰州12月23日消息 “PM2.5”这个专业性很强的词语逐渐走入大家的生活,并为人们所熟知。在12月21日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公布了PM2.5监测时间表,全国将分“四步走”,2012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监测。
记者22日从省市环保部门了解到,兰州市根据环保部要求于今年6月开展PM2.5两个监测点位的试点监测工作,两台自动监测设备目前已开始做招标。下一步,将依照国家要求积极实施,进行布点监测。
在优良空气质量的日子里,为什么天空是灰蒙蒙的?在环保专家看来,这些都是PM2.5在“作祟”。据介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环保部提出的PM2.5监测“四步走”为: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直辖市、省会城市;2013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2015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2016年,全国范围实施。
在兰州,监测PM2.5的现状和准备情况如何?据了解,兰州市目前已设置了PM2.5的监测点位,采集PM2.5数据来进行人工分析监测,主要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兰州市正在进行的“兰州市大气污染成因及对策研究”上报数据,但尚未对公众公开相关数据。自动监测尚未启动,两台自动监测设备目前已开始做招标。
“从技术上讲,监测PM2.5不存在难度和问题。”兰州市环境监察局数据监测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监测布点上,目前兰州市有5个国控监测点,如果国家要求在每个国控点上都要布点的话,环保部门将申请资金再购置3台自动监测设备。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坦言,由于标准更严格,PM2.5监测全面推广后,兰州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也将面临减少的威胁。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其直径还不到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2.5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大多数来源于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大多数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觉得,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比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立即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能够最终靠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化学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