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在延安市延长县七里村镇崖头村的东北角,科技日报记者看出了一架高射炮。别看这架炮略显简陋,但在防止冰雹灾害上却立下了大功劳。
图为崖头村村主任李文邦向科技日报记者管晶晶介绍如何用高射炮减轻冰雹灾害。
原来延长县的主导产业就是苹果种植,这里的苹果条纹红、果型好、口感脆甜,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然而,延长县也是冰雹危害较重的地区,冰雹会把树上的苹果砸烂,果农损失极大。自从2002年,县气象局给这里架了高射炮之后,崖头村再也没有因冰雹灾害造成苹果减产。 “这叫做37毫米双管高炮,最远射程10000米,有效射程6000米。气象局通知会发生冰雹灾害时,负责高射炮的村支书、村长和另一位村民就去做准备工作,高射炮上的雷达与气象局的电脑监控连接,观察天气变化,按照气象局的指示,发射碘化银炮弹。”七里村镇副镇长马志有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道,“碘化银被发射到云层后,迅速形成众多凝结核,就增加了云层中冰雹的数量,减轻了冰雹的重量,空气就能托住小冰雹。个别漏网的小冰雹落在地上,也不会导致非常严重灾害。”
就连为什么把高射炮安置在村子的东北角,都暗含着科学道理。“这个村的西北和东北是冰雹带,而村子的东北部住户较少,以防给老百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崖头村村主任李文邦介绍道。
高射炮并不只是崖头村防灾减灾的唯一“武器”,记者看到,所有果园上方都拉起了防雹网,这些孔眼1厘米见方的尼龙网是为了挡住一些大的冰雹,同时也能增加阻力,减缓冰雹下降的速度,减少损失。而在拥有37240亩苹果种植培养面积的七里村镇,依靠科学技术防治灾害、增产增收已经贯穿了苹果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所有环节。
延长县七里村镇镇长李卫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些年,我们在科技富农上的投入在财政开支中是最大的。在扩张苹果种植规模上,县里给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种植,一棵苹果苗的市场价是2元5角,但农民只要掏2角钱,其余的都是县财政掏。在幼树栽培上,从保护幼苗不受伤的覆膜,到减少水分蒸发的树枝上套袋,再到果树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液,这些都是镇政府掏钱。仅幼树栽培这一项,去年镇政府就花了十万元给农户发放相关物资。” 记者在崖头村的果园里看到,所有挂在枝头的苹果都套上了双层的纸袋。“挂果套袋是推广最快的技术,县果业局从2004年开始做套袋的宣传指导,两年内全县都推广开来了。从2007年开始,我们也对苹果套袋进行补贴。”李卫东说。马志有则对双层纸袋进行了解释:“两层纸袋,外层挡光,内层补蜡。到了果实成熟后期,脱下来外袋,保留内袋,能够尽可能的防止苹果突然接触到阳光,起到缓冲作用。等到苹果转色期,因为山地光照足,散射光比较好,不用外加任何措施,延长苹果照样能达到又红又艳。”
近年来,延长县提出在苹果生产上加大力度推广“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网覆盖、增套袋”等技术。这些科技种植知识使得优果率慢慢的升高,然而,营销和储藏成为了新的难题。 “从2009年起,每到10月,县政府各个部门都抽调人员,组成一个团队,到上海、杭州、山东、北京、深圳等地去推销苹果。现在已经和浙江的超市进行了农超对接。”李卫东指着苹果园里一块“浙江联华超市采购基地”的大牌子和记者说。而一个针对苹果产业的食品加工工业园区也正在建设。“我们正在建一个气调库,就是用低温的氮气将苹果密封在库里,10月入库,到第二年10月前,都能保证水分不流失,无虫蛀,口感与刚摘时一样。现在这个库已经基本建成,正在安装设备,今年秋天就能使用。”李卫东说,“我们还需要建很多低温库,来延长苹果的销售期,增加农民收入。” 2010年,七里村镇苹果产量15000吨,产值7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李卫东认为这样的成果离不开科技的助力。他说:“现在的农业生产中,科技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没有科学技术支撑的话,农业就很难发展。现在的乡镇基层工作都从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我这个镇长也要学会各项种植技术,才能指导农民增产。”